EP0:再见2020,你好2021
年终总结
2020年,大疫。
我想很多人都会用这个词来总结过去的一年。因为这场疫情,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轨迹。有的人离开了,有的人失去了,有的人沉沦了,有的人蜕变了。
而我,也在这匆忙过去的一年中,体会到个中滋味。
如果用三个词来形容我自己的2020年,我想它们应该是:痛苦,收获以及蜕变。
首先说痛苦。
有一种消沉的力量,一种广大的消沉,在黄昏时来。在那个时刻,事物的意义在飘散。你先是有点慌,然后释然,然后你就不存在了。那种感受,没有亲身体验,实在难于形容。(《夜晚的潜水艇》,陈春成)
痛苦的感觉,可谓是覆盖了我整个上半年的工作状态。由于团队组织架构的调整,团队新来了接管的上级,她带着自己原部门的下属接收了我们团队所有的业务,并进行了重新的洗牌和调整。这个过程中,我和原来团队的小伙伴们,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无端打压和心理上的威胁。更有甚者,她在团队全员会议中,针对个别同学直接破口大骂,逼迫其离职。这些行为,直接或间接的导致我们原部门的同事在短短两个月内纷纷裸辞,即便是在疫情期间的求职寒冬。甚至一个同事竟然因受到心理上的伤害而去医院接受治疗,他在离职那天对我们说:或许我之后,再也不会进入互联网行业了。
也许你比较幸运,没有经历过职场PUA。但我想,如果你也不幸经历过类似的事情,一定能深刻体会我在说什么。“破口大骂”事件的当事人虽然不是我,但在这个事件发生不久,我就果断开始更新简历,希望能逃离这个恶魔般的团队。幸运的是,一个多月后我就接到了新的offer,虽然薪资涨幅不大,但工作内容和团队氛围都很棒,在这份工作中的收获,我会放在下面去讲。
第二个关键词是,收获。
他感到一种无法抗拒的强烈愿望,希望能与他从头再来,重新开始生活,好让两人把所有没说出口的话都告诉对方,把所有过去做错了的事重新做好。(《霍乱时期的爱情》,加西亚马尔克斯)
2020年的第一个收获,便是婚姻。结束了接近10年的爱情长跑,在2月27日我们领证了。其实这个日子原本定在2月2日,为了能将这个千年一遇的数字(20200202)印在结婚证上,可没想到疫情的爆发,民政局也取消了那天的工作。后来我们又将日子改在了2月19日,为的是“爱要久”。可谁能想到,当天去了民政局又再一次被拦了回来,原因是:外地返沪必须居家隔离满14天。“命运多舛”的我们,最终将日子定在了2月27日,成功拿到了结婚证,大概老天是想让我一生能够“爱儿妻”吧。
我和小猿的爱情,起始于2010年的11月。那个时候我们刚上大学,她在山东,我在天津。虽然我们高中是在隔壁班,但那时却也毫无交集,并非同学,并非早恋未遂。十年前在大学生中间很流行一个圈层社交媒体,叫人人网。在人人网上可以看到自己班级同学,学校同学甚至校内名人的各种信息;记得当时我和小猿的一个共同同学,在人人网上发了一段海子的诗,恰巧都是“文青”的我们便在那条信息下面评论了起来。自此自后,志趣相投的我们便互加了QQ,从诗歌聊到生活,从生活聊到家庭,从家庭也就慢慢聊起了爱情。我和她是彼此的初恋,当时的爱情轰轰烈烈,立誓未来跨越地域相隔,一定可以共度一生。后来虽然经历了些许波折,但最终依然还是走到一起,并携手相伴。我深爱她,这点从未改变。
2020年的第二个收获,是安居。11月底,我们拿到了上海的房产证,从开始看房到最终买房,只用了短短2个月的时间。安居上海,对于六年前年刚从一所普通大学本科毕业的我,是想都不敢想的。其一是因为房价的高不可攀;其二,是拿到上海户口,对于当时的我是一件比登天还难的事情。没想到几年过去,我不仅通过留学生身份拿到了上海户口,也通过父母的支持成功在上海付了首付,买了属于自己的小房子。虽然背上了几百万的贷款,但是比起之前漂泊的状态,我的心里有非常安定和泰然的感觉。必须要感恩我的父母,因为他们对支持我追求理想这件事情,从来都是毫不手软,倾囊相助。也必须要感谢小猿,因为在未来奋斗的路上,我们必然携手通行,面对风雨。
2020年的第三个收获,是技能。自从入职了新的公司,我便承担了部门内数据的工作。更多时候,我都兼任数据产品运营、数据产品经理和数据分析师的工作。这个岗位的好处是,我可以不断输出自己过往的经验,也能够为了更好的完成工作而逼迫自己学习新的知识。比如SQL(结构化查询语言),其实是数据分析师必备的技能,但由于之前工作的公司中,都有相对成熟的可视化查询系统,并不要求数据运营必须掌握SQL代码的编写,所以对于这项技能我也就一直没有静下心来认真练习直到真正掌握。来到新公司后,面对复杂的业务场景,为了能够高效的解决实际问题,我和数据分析师团队需要密切的配合分工,所以也就在实践中,慢慢掌握了SQL这项能力。与之类似的技能还有许多,例如原型设计,例如PRD撰写等,在此就不赘述。
第三个关键词,蜕变。
基于某种内心的执着追求的事业,应当默默进行不引人注目。某人如果稍微加以宣扬或夸耀,就会显得很愚毒,毫无头脑甚至卑鄙。(《树上的男爵》,卡尔维诺)
其实蜕变,也和家庭有关。
年初的时候,由于长期在家办公缺乏运动的缘故,总感觉自己的身体老化了,上楼时肌肉会酸,下楼时膝盖会痛。年中的入职体检,也查出来胆固醇偏高之类的问题。后来我反省,为什么别人的28岁是年富力强、精力旺盛,而我却是一副萎靡的老迈模样。对于即将要承担家庭责任的已婚人士,必须要做出改变来扭转颓势。这种改变,既是身体的,同时也得是精神上的。
为了身体上改变,我和小猿兴致勃勃的报了健身房。刚开始的时候,懒惰的惯性还支配着我,后来随着婚礼的临近,慢慢感受到了身体状态必须做出改变的紧迫感,便越来越主动,也越来越喜欢上了锻炼的感觉,而且冬天在健身房洗澡,也是一件美事。
精神上的改变,其实是感受到了收入的压力。毕竟我们刚背上几百万的贷款,除去每个月的还款,我和小猿的收入也仅够维持日常开销。肉眼可见购车或育婴的需求迎面扑来,现在的收入是远远不够的。所以在职场上和职场外,我都需要想办法提升收入,开源节流。职场中,先前我的性格过于内向和保守,认为只要干好自己份内的事并尽可能维持和谐的团队关系就足矣。可随着工作见识的增加和对领导力更深的理解,我逐渐认识到,一个优秀的职场人,除了自身技能扎实外,更重要的是需要有不破不立的思维。要能够看清现状,发现问题,并敢于突破已有的模式,寻找更高效的解决方案并执行。(参考阿里P7+职级要求)。这种工作思维模式是我之前不熟悉也不擅长的,但既然认识到了问题,我就需要面对它,实践它,并逐步内化成自己的职场人格。职场外,我也开始积极寻找突破,尝试运营自己的小红书账号。这件事情说起来容易,其实做起来是相当有难度的。难点之一在于,你必须有持续的输入,才能有持续高质量的输出。也许读了10本书,才能总结出一篇笔记的内容;也许发了10篇笔记,你才能张100个粉丝。而100个粉丝,到最终能真正变现,还差着十万八千里。难点之二是,运营自媒体初期很难见效,必须通过长期坚持引发量变到质变。这种没有即时反馈的感受是非常反人类的,会拦住99%的人。好在我提前想到了这一点,并且写了出来警示自己。希望2021年,能够继续下去。延迟满足感,是人生哲学。
对于2020年的总结,到此为止。我也在日程本的最后一页写下:再见了,这一点也不温柔的2020年。
新的一年即将来到。昨晚夜深人静的时候,我问自己:概括一下,你对2021年的三个期许是什么?
想了想,我的三个词是:礼成,内观,升级。
最后更新于
这有帮助吗?